今年7月,宜昌斯塔娜螺旋桨项目作为湖北省唯一的航空项目,参加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并获奖。
8月24日,位于猇亭区的宜昌斯塔娜航空产业园内,第一套螺旋桨下线,标志着宜昌市具备螺旋桨生产能力,三峡临空经济区再添新翼,航空产业链更加完善。 图自猇亭微播台 “这批下线的螺旋桨可用于轻型运动飞机及各类运动飞行器,这类飞行器深受通用航空市场青睐,市场保有量巨大,随着低空飞行政策放开,未来需求量将急剧增长。”宜昌斯塔娜公司技术总监李彬表示,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项目一期将年生产近千套螺旋桨,含近百余种型号。满足轻型运动型飞机、气垫船、飞艇、运动飞行器的使用。项目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建成后在两年内将满足运输类飞机螺旋桨的生产资质,解决中国运输类航空螺旋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填补国内空白。 航空螺旋桨作为航空器的推进装置,与飞机机体、发动机同为三大核心组成部分。斯塔娜航空螺旋桨技术成熟,拥有几十项技术专利,是唯一被欧美航空界认可的中国品牌。目前已取得了中国民航轻型运动类审定,基本满足了国内大部分机型的需求。今年7月,宜昌斯塔娜螺旋桨项目作为湖北省唯一的航空项目,参加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并获奖。 宜昌斯塔娜航空产业园项目是宜昌市重点支持发展的航空制造产业项目,自主研发及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螺旋桨。 “项目落户猇亭以来,猇亭区安排专班跟踪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企业从入驻到第一套螺旋桨下线只用了2个月时间。”李彬表示,公司还将研发和生产运动飞行器,建设飞行营地,满足市场巨大需求的同时填补中国航空运动飞行器生产空白。(记者刘远新通讯员岳黎谭雪姣) |
2018-08-07
2018-10-31
2019-09-05
2019-09-06
2019-08-28